中关村元坤智造工厂,注册立享优惠!

国内专业的IC销售商
北京耐芯威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NaiXinWei Technology Co., Ltd.

产品与服务

2005年国内家电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04年,在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国内消费增势强劲,居民对家电的需求也呈现出稳中见旺的趋势。从总体看,多数家电商品销售量大幅攀升,库存减少,产销衔接水平较高,发展势头比预想的要好。 2005年家电市场将延续上年的发展势头,呈现较好的发展前景。

  1、2005年中国家电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

  1.1 国内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

  相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而言,我国家电行业的品牌集中度还是远远不够。随着国内市场需求下降和外资品牌的卷土重来,部分全国性品牌将无力对抗,而隐藏多年的经营管理上的陈疾必因此爆发,因此,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并购将导致市场格局重新得到调整。

  我国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家电制造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会聚了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和零配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在全世界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集群优势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客观上又增强了这种集群优势,2005年这些产区集群优势将更加明显。家电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趋势,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方式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也会呈现强者更强的局面。

  1.2 技术竞争将成为主流

  随着产品利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强,国内家电行业在科研经费投入上逐年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市场增长很快,而新型的多功能、节能型、健康型产品更是受到消费者欢迎。因此谁掌握关键技术或谁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有特点、有差异,谁就能占据主动。

  1.3 出口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国内家电低端市场接近饱和,而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巨大的库存压力和生产能力无法释放,国内家电企业将加大向海外市场扩张的力度,除了深度开发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外,还将大力开发新的潜在的市场,俄罗斯、中东、非洲市场将是重点开拓对象,与此同时,在海外设立组装厂以释放国内产能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未来的趋势是全行业对海外市场的依存度更强,与全球经济运转的关系更加密切。近两年钢铁、铜等原材料涨价、欧元升值等等经济问题其影响力不仅是局限于中国本土范围内,而是波及全球。为此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将会以更广、更高的角度面对市场环境,经营行为、作风、管理理念和发展策略将更能适应全球竞争的要求。

  1.4 重归专业化经营

  国内家电行业将反思全面多元化经营的误区,适时调整与收缩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企业有主导地位或潜力巨大的产业链,剔除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或市场占有率很低的产品。

  1.5 小家电市场潜力巨大

  相对于国内大家电消费疲软的态势而言,我国小家电市场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旺销态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品种繁多的小家电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小家电的数量和质量已是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了生产的高速增长,近几年,为适应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不少大家电厂家纷纷转产小家电产品,使小家电生产量急剧增加。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庭生活的舒适性,厨房和卫生间就成为重点投资对象。国家在推动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相关政策中,也明确了要树立厨房、卫生间装备整体设计概念,推动厨房、卫生间向装备系列化、多档次定型化的方向发展。

  1.6 农村家电市场明显转暖

  2004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加快,为家电市场提供了强劲的购买力,为家电商品在农村的普及提供有利条件。据统计,去年1-3季度农民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性支出人均增加5元,增长率为11.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性支出增加主要是由于购买床上用品及购买机电用品支出的增加较快,分别增长12.9%和29.9%。其中,农民用于购买洗衣机、冰箱人均支出分别增长 24.8%和45.5%。尽管当前农民已具备千元级家电消费能力,但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农民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

  2、2005年,家电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1 新增人口有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

  我国每年有新增人口900万人左右,大约每年增加购买力650亿元。据预测,2005年初我国人口达到13亿人,2015年将达到 14.08亿人。因此,对家电商品新增的购买潜力较大。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加速期,2001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会提高到 38%和50%左右,每年将有2000-50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目前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3.5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绝对差为4832元,2000- 5000万人口转型每年可增加购买力约860- 2150亿元。从当前农民收入水平看,已接近家用电器普及化要求的收入价格水平。今后几年家用电器在农村将进入销售高峰期,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十分光明。

  2.2 政策因素将使家电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

  2005年,国家将大力引导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将努力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住房改革、加强消费信贷,这些措施和政策的执行,解决了消费家用电器的瓶颈,刺激了家用电器的需求。

  2.3 农村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约有3.4亿个家庭,其中农村家庭2.3亿个,占67.6%。农村市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根据统计资料可预知,农村家电市场的爆发性消费增长将在未来三年凸现,增长周期将持续5年左右,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调查表明,近年来城市家电的消费增长保持在5%左右,而农村家电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为15%-20%。今后10年内,如果我国农村2.3亿户家庭的家电拥有率达到1996年城市普及率水平,将需要彩电1.68亿台、电冰箱1.47亿台、洗衣机1. 62亿台。

  根据有关部门对农民家电需求的专项调查,彩电、冰箱、影碟机、洗衣机等家电将成为21世纪初我国农民主要购买对象。未来 5年中有32.8%的农民家庭有购买彩电的意向,有17.5%的农民家庭有购买洗衣机的意向,19.6%的农民家庭有购买影碟机的意向, 21.1%的农民家庭有购买电冰箱的意向,11. 2%的农民家庭有购买电风扇的意向,14.2%的农民家庭有安装电话的意向,家用电器在农村市场前景广阔。

  2.4 部分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还相当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镇中微波炉和吸尘器的普及率分别只有17.6%和10%,空调器的普及率为30.8%,录放像机仅有20.1%,组合音响仅有22.2%。我国农村的家用电器普及率更低,洗衣机拥有率为29%,彩色电视机拥有率为49%,家用电冰箱的拥有率仅为 1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家用电器市场的需求潜力还很大。

  多种因素显示,2005年我国家电市场整体上仍将保持持续、平稳的增长态势。生产经营者应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大力开拓市场。